您好,欢迎访问同望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同望
imgboxbg
当前位置:
首页
/
/
/
我与同望的故事丨陆誉中:同望之家

NEWS

新闻中心

资讯分类

联系电话:

总机+86-771-5709950 5709951 / 5709953

我与同望的故事丨陆誉中:同望之家

  • 分类:同望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11-14 09:22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我与同望的故事丨陆誉中:同望之家

【概要描述】

  • 分类:同望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11-14 09:22
  • 访问量:
详情

 

编者按

 

同望所25周年庆来临之际,回首往昔,同望人筚路蓝缕,砥砺前行,在与同望所共成长的道路上,留下了许多值得纪念的事迹和故事。为庆祝同望所成立25周年,同望所开展“我与同望的故事”主题征文活动,即日起,同望公众号将陆续刊登同望人的故事。

 

 

 

同望之家

 

文/陆誉中

 

第一次接触同望是在2007年,那时候本科毕业实习,学院由我们自由选择实习单位,有检察院、法院、司法局和律所可选。怀着对律师职业的好奇,我决定选择去律所实习,同望是唯一可选的律所,于是跟着八个同学一起到同望进行毕业实习。在同望的实习过程是非常愉快的,很多实习老师带着我们办案,写文书,吃饭K歌,让我对律师的工作和生活特别向往。而此后,每一次见到老师们,他们都跟我说要多回家看看。

 

毕业后,我到钦州港口集团工作。通过司法考试之后,人生的十字路口来了,是继续在国企工作,还是实现当初的律师梦呢?面对着集团总部的借调通知和律师事务所的录用通知,到现在我也还不知道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但是我选择了律师这个职业。而这个选择,我不敢告诉同望的老师们(特别是一直关注我工作的左叔叔),因为他们的建议都是继续在国企里工作,不急于辞职做律师。同样,现在我也常常劝刚毕业的学生进体制或者是在体制里的朋友不要辞职,律师风光的背后,都是藏着深深的血痕和泪迹。

 

 

2015年,执业5年的我向领导提出转到同望执业的请求,在一个小时的谈话后,领导让我按程序进行笔试、面试。于是,我就到同望执业了,到现在已经有6个年头了。6年来,从转入到入伙再到进入管委会,每一步都觉得是新的挑战,但也是自己在律师职业中获得自信的基点。入所时同龄的同事,也有些已经转所,有些自己开所当主任。聊天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同望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也都觉得这样那样的决定在限制年轻律师的发挥,但是离开同望后,大家都觉得同望确实还是不错的,同事之间的氛围不错,大家都是乐呵呵地交流;平台不错,一些大的案件还是离不开大所;制度不错,便于管理律师……

 

 

和林籽光副主任一样,也经常有人问我,你什么时候自己开所?你现在自己开发平台,是不是要成立一个自己的所?甚至有传闻说我已经自己开所了,于是乎,有人问我什么时候办手续。面对这些问题,一般我都是一笑而过。但这也反映了目前传统大所的普遍状况:30多岁的骨干律师通过开所摆脱老前辈的约束,树立自己的品牌和威信,以更好地开拓市场。市场竞争是残酷的,没有强大的能力就有可能被市场淘汰,但是面对竞争,很多时候并不是开一个所、做个律所主任就可以获得竞争力的,反而,借助大的平台更容易获得更大的发展。从发展的角度出发,传统的大律所和成长的青年律师不应该是对抗的关系,而更应该是相互成就的关系,只要一心共同前进,彼此包容,所有的问题都只是前进路上的小石头,不影响骑手和骏马的飞驰。

 

 

 

 

同望25年的成长史,其实也是中国律师发展的缩影:合伙人分分合合,成长的青年律师离开,吸收更多的新生力量,专业化分工,总分所一体化管理,规划化管理,新老管理层的交接,创新和传统的摩擦等等。中国律师行业正健康地发展,同望也在不断地用成绩证明自己在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能成就年轻律师的理想。

 

面对行业创新课题,同望也在尝试和探索,也在鼓励年轻律师创新。而此时,我也迎来人生的第二个十字路口,是做一个像十年来一样接案件办案件的律师,还是成为一个在茫茫的平台思想中创新的律师?和上一次选择一样,我不知道这次的选择是否正确,但潜意识里告诉自己,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在探索过程中,同望的领导和同事们也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帮助,让我深深感受到一个优秀律师事务所的大格局和强大的包容力。

 

 

同望很小,因为它只是一个家庭;同望也很大,它能容得下很多梦想。如果你以包容家人的心对待同望,同望就是一个温暖的家;如果你以包容天下的心对待同望,同望就是一个起飞的港。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版权所有 © 2020 广西同望律师事务所  桂ICP备07001463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宁